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挽明 > 第190章内阁改制的方案

第190章内阁改制的方案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通。今日大明犹如溺水之嫂,而诸位不想着先救人,反而要扯住黄首辅,谈论他有没有资格救人,这不是荒唐可笑之事吗?”

    韩爌默默无言的看着御座上侃侃而谈的崇祯,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对经义一知半解,而又偏偏喜欢乱引用先圣之言的皇帝。

    不管是光宗还是天启,因为万历朝的混乱,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正统教育,所以一般都很少在朝会上引用经义。

    而崇祯显然是个意外,他常常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思,而不是前辈大儒的释义去解释经义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作为臣子的,又不能在朝堂上直斥其非,但是这种被崇祯用圣人之言堵嘴的滋味,实在是太难受了。

    刘宗周终于忍不住说道:“陛下,这嫂溺叔援用在国事上,恐怕不太合适吧?”

    “朕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,所以,诸卿都看到了,朕连引用圣人之言都引用的不甚适当,又如何能管理好这个国家呢?以朕的能力,一个运行良好的内阁中枢实在是必要的很啊。不是吗,刘先生?”

    刘宗周可没料到,崇祯会自爆其短,借他的话为黄立极站台。崇祯拦在黄立极前面,挡住了朝臣们的弹劾,这便让其他人无法再继续纠缠,黄立极制定方案时的用心了。

    不过为了防止内阁权力失去制衡,朱由检还是确定了内阁首辅5年一任,不得连任三届的规定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刑部、大理寺被独立于内阁之外,内阁有监督的权力,但是不再有直接管辖的权力。

    刑部的品阶虽然没变,但是刑部的权力却扩大了。大理寺的品阶则从从三品提升到了正二品,和刑部品阶相等。

    刑部复核的案子,不再直接呈报给皇帝,而是由大理寺复核后再上报给崇祯。

    方案讨论的初步成型的时候,朱由检建议,内阁的大学士们,不再以辅为名,而是以相为名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这个名称的改变,大部分朝臣都表示了反对,他们可以接受朱由检以从权的名义确定内阁和六部之间的关系,因为内阁管辖六部在事实上是确立的,现在只是正名罢了。

    但是把内阁的名字都改过来,无疑让他们觉得,有违自己一向坚持的道义原则。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意,失去制约皇帝的一件工具。

    在这种大势面前,朱由检和黄立极都退缩了,他们不愿意为了一个名字的变更,把已经到手的成果再推出门去。

    这一日朝会快要结束的时候,朱由检突然说道:“我大明法律规章典籍诸多,朕观《大明律》、《大诰》、《问刑条例》不是有未及之处,就是有重复之处,且刑罚过于严苛,难以实施。

    朕以为有必要重修律法,使大明百姓和地方官员可以有法可依,不必陷入混乱之中。”

    “《大明律》修订完成之后,太祖皇帝曾经下诏,令子孙守之。群臣有稍议更改,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。所以陛下,这修法一事,不可为之啊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话音刚落,大半个朝会的官员都表示了,反对崇祯修法的提议。

    和之前还有人支持崇祯不同,关于修法的事,没有一个人敢站在他这一边。连一向站在崇祯身后摇旗呐喊的左副都御使,也缩着脖子不敢做声。

    朱由检思考了一会,发觉这还是因为自己的威望太低了,他的权力毕竟还是来自于皇权,而不是来自他本身。

    当他试图想要改变一些事务的时候,除非能够给这些大臣们带去比改变之前更大的利益,否则他们是不会站到他这一边的。

    比如这个修改整个大明律法的问题上,并不能带给这些官员们可以看得到的个人利益,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愿意站在他这边。

    一个早上的朝会已经开的精力不济的朱由检,终于没有精力和这些官员们纠缠下去了。

    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:(www.tyue.me)挽明新婷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。

    如遇断更,未更新,可到新站www.yumitxt.com(玉米小说网)查看最新内容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